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
美国中医公會 胡军
Jun Hu L.Ac.,Ph.D
7916 Sunrise Blvd.
Citrus Heights. CA 95610,USA
Myway Healing
www.acu-herbshealing.com
摘要:针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基本方:气瘿、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灸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基本方:气海、关元、天枢、中院。针灸与抗甲状腺药物或甲状腺激素结合,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针刺/Acupuncture, 灸法/ Moxibustion, 甲状腺功能亢进/ Hyperthyroidism,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
甲状腺疾病主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症等,在此,将主要介绍甲亢和甲减的针灸治疗方法。
1. 针刺治疗甲亢
以针刺方法治疗甲亢,是本文作者在跟随陈汉平,李鼎两位教授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在何金森教授的具体指导下,对沪上名医金舒白先生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基础上,并经近千例的病例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效方案,该方案不仅在中国用之显效,而且在美国的临床中也取得良效,成为非常具有特色的治疗。
金老是沪上名医,16岁悬壶济世,1991年过世,享年80岁。金老最擅长治疗的是针刺治疗精神病和甲状腺疾病,她还是我国早期参与针刺麻醉工作的针灸师之一。金老治疗精神病的经验,由于没获得系统的整理,不少宝贵的体会都随她而去,而针灸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经验,经何金森教授和本作者两代研究生10多年的整理和临床研究,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1.1 金老治疗甲亢的经验穴
金老创设了三个奇穴,即 气瘿, 平瘿和上天柱。气瘿,平瘿主要是针对甲状腺肿,上天柱主要是针对甲状腺突眼。气瘿穴相当于水突穴,根据甲状腺大小,定位稍有出入,针刺时,一般采用斜刺进针,多从肿起的甲状腺上部,斜刺进入皮下,然后推入甲状腺腺体,不提插,根据甲状腺肿的大小,可以2-4针,对超过3度以上肿大的甲状腺,要用手拨开胸锁乳突肌,从胸锁乳突肌内侧缘进针,避免刺及颈动脉,针体进入甲状腺,病人有胀的感觉。所以选穴时了解甲状腺的大小很重要。甲亢时,甲状腺血供非常丰富,出针要按压局部,以防出血。平瘿穴位于后项第4,5颈脊突旁开7分,进针时双侧针体稍内斜,采用徐入徐出的导气法,针感逐渐环颈到喉结,这个穴现在已不太用,除非气癭穴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用,才选用。上天柱是在天柱上5分,要求针感达眼区,也可以加取风池穴。金老对其操作,要求最好气至病所。
由于甲亢病人伴高循环,高代谢,高动力血症,所以除了甲状腺局部取穴,还要结合全身取穴,金老多会选心经 心包经和肝肾脾经的内关,间使,太冲,行间,复溜,照海,三阴交等穴,因为甲亢病人中医辨证多为 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金老认为,针刺行针最重要的是得气,若经气已至,则当慎守勿失,但获得针感,每个病人所需的刺激量是不同的,和针刺麻醉的操作一样,针刺治病也要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阴阳虚实,皮肉筋骨之差异,采用不同的操作,施不同的刺激量,不可一味追求过度刺激,针感过度强烈,这时得到的并非真气,反可引来邪气造成贻害。所以运针时要随时询问病人针感情况,使病人获得最佳感应为宜,“徐入徐出,谓之导气”,她认为补泻无形,手法在心。即医者要集中意念,心中想象使病人达到某种感应,这样手上就会自然流露出来,而不要斤斤计较于几进几退为补,几进几退为泻。金老说“用药如用兵,在精而不在多;用针如用药,务求简而精。” 因此,她的针剌取穴每次不过3~4穴,处方,用药每帖不过8~9味,她说这样才能击中要害,解决疾病的症结所在。 因此,我们治疗甲亢的基本方就只有四个穴位,气瘿,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突眼者加上天柱,睛明或球后。内关取穴,要气至病所,针感向上传,注意不要刺激正中神经。
1.2 在总结金老经验基础上,对临床方案的优化组合
针刺治疗甲亢有效,但仍然存在取效时间相对慢,需多次治疗的弊端。所以受针刺麻醉不全,采用针药结合的启发下,考虑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首先我们设计了五个组,即单纯针刺组,单纯的正常剂量的药物组(对照组),针刺结合大,中,小三种不同剂量药物组,进行对比研究三个月,结果是五组都能有效控制T3,T4,随访1年半,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的复发率较单纯药物组低,说明针刺在其中发挥了某些药物不能达到的良好作用,随即,我们又观察了几组病人,同时测定Thyroid 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简称TSI),这是一种自身抗体,是导致慢性弥漫性甲状腺炎(Graves disease)的发病原因,它模仿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简称TSH)刺激甲状腺,但又不受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轴反馈机制调节,我们发现,只要TSI恢复到正常的病人,都不易复发,而有针刺介入的病人,TSI下降都较明显[1,2]。因此,我们选定了针刺结合小剂量他巴唑10mg/日的方式。 进一步在治疗间隔时间上进行比较研究,设立了针刺每周3次,每周2次,每周1次,结合药物三组,结果每周3次,每周2次治疗的无明显差异,每周只接受1次的,对反复发作的甲亢患者TSI控制不理想,对初次发作的也有效果[3,4]。上述这些工作,我们前后开展了10多年,也发表过大量的文章。
目前在美国,甲亢和甲肿找中医师治疗的非常少,并不是因为甲亢发病率低,而是一旦确诊甲亢,首选就是同位素治疗,而且同位素的会稍微过量,导致轻微的甲减,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多是针对孩子或其他不适宜同位素或手术的病人。因此,到中医诊所看甲亢的病人多半是孩子或不适宜或不愿同位素、手术或西药治疗的甲亢病人,曾有一个由家属陪同来我诊所看痛症的病人,在治疗病人的时候,我发现其家属眼睛有突出,情绪有些亢奋,于是征得同意,进一步检查她的甲状腺,发现轻微肿大,并伴有手心出汗,心率稍快等症状,经查甲状腺激素,被证实为甲亢,每周单纯针刺两次,一个月病情就得到控制。还有一个甲亢突眼的7岁的孩子,因西药治疗无效,建议考虑手术,因病儿家长不愿手术,坚持了3个月每周两次的针刺治疗,不仅甲亢得到有效控制,突眼也完全恢复正常,继续进行了每周1次共3个月的巩固治疗,TSI成为阴性,减少了复发的可能。
2. 灸法治疗甲减
现在临床上甲亢找中医治疗不是太多,甲减的病人却越来越多。甲减病人,有因桥本氏炎引起的,也有甲亢服同位素过量或手术切除过多所致,还有垂体病变等引起,还有一种低T3综合征,也叫正常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这种病人T3低,T4,TSH正常,但rT3增高,它多半发生在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肿瘤,心衰,肾衰,严重营养不良,外科手术,心理应激,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多巴胺,心得安)等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这种病人并非真正的甲减,如果补充甲状腺激素,非但不能缓解病情,往往还导致原发病加重。鉴别的关键点,是看rT3是否高。rT3,是T3的异构体,它几乎没有任何生理功能。
治疗甲减多用灸法,过去我们曾采用隔药粉灸, 取穴以督任两脉穴位为主。灸治50次之后,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含量均明显降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并且观察到温阳加活血化瘀药粉(附子、肉桂、干姜、乳香等)的疗效优于单纯的温阳药粉。灸治组在停止洽疗后3、6个月仍能保持类似的疗效[5]。现在我采用温针灸,因其操作容易,效果也很好,选用脐周的穴位温阳,如,气海,关元,天枢,中脘,尤其是气海和关元,处于下丹田,对调节内分泌和妇科疾病,都有很好效果。由于灸法烟味大,即便是无烟灸条,隔饼或直接灸又容易烫伤,所以我选用日本釜屋牌的无烟灸头,几乎无烟无味,同时配有一个金属的小网兜,可以避免烟灰烫伤,比较安全。
对正在使用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一般要让病人继续服用,然后根据症状的改变和化验结果,递减甲状腺激素量。见效最快的,只用了一个月时间,8次治疗,甲状腺素就完全停用,血象检查也完全正常。如果是桥本氏病引起的甲低,治疗的时间需长一些,有的病人如果没有经济支撑,可以让病人用自身灸盒,自己灸,也有一定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桥本氏病伴甲肿的病人,针刺不能直接刺入甲状腺,因桥本氏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产生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对甲状腺产生破坏效应,针刺局部会更加重对甲状腺组织的破坏,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成。
在临床上会遇到一些服用甲状腺激素过量引起药物性甲亢的病人,他们多会出现阴虚内热,但同时又伴有恶寒并存,针对这样的病人,除要求他们及时降低药物剂量外,还可以继续采用灸法治疗。
灸法确实能达到针刺或药物不能达到的作用,其温阳补虚的效果其实并不慢。
3. 针灸与药物间的协调作用
我们的研究证实,针刺合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在治疗甲亢和灸法合甲状腺激素在治疗甲减上都有良好的协同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与针刺有协同效应。针刺结合某些药物可以加强(增强),而结合某些药物反而可能减少(拮抗)疗效。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的研究结果表明[6]。阿片受体激动剂,如:杜冷丁 Pethidine(Dolantin) 、芬太尼 Alfentanil。5-羟色胺促释放剂,如:芬氟拉明 Fenfluramine。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 Haloperidol、甲氧氯普胺 Metoclopramide 都能增强针刺的镇痛效果。而胆碱受体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 Atropine却是降低了针刺的镇痛作用。
1999-2003年间,我们开展过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针刺结合药物(含延胡索)戒断海络因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临床时针刺与药物结合后出现了1+1小于1结果,即针刺与药物结合,疗效反而小于单独针刺或药物,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药物组中用了延胡索,延胡索含有崀宕类成分,即胆碱能M受体拮抗剂,针刺与M受体拮抗剂结合,是一个减效效应。该课题鉴定的时,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曹小定认为分析合理,是对实验室研究结果的一个临床验证和补充。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如果能详细了解病人的用药情况,在针灸药结合治疗中给出合理的配治方案,是一个现代中医师应该补充的知识。
针灸发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并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在美国,中医师没有西药处方权,只能局限于选择针灸和天然药物等自然疗法,并且因大部分病人是自费,对疗效的要求较高,为追求最佳效果,中医师就必须不断提高临床技艺,不断学习新知识,具体体现在对传统中医技术的学习掌握和中医以外各种自然疗法的深入认识,这样从客观上不仅保存了传统的中医,而且非常实际地将其进一步发展。2014年,李鼎教授应朱明清医师之邀赴美做古典针灸的演讲,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中西医师的欢迎,对正宗传统针灸的求知欲望可见一斑。可见,针灸在本世纪向海外的快速延伸,势必会加速中医多元化的发展进程,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1,何金森,等. 不同针刺治则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中国针灸,1986;(10):15
2,胡军,等.针药结合治疗Graves 病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994;(2):36
3,胡军, 等. 不同针刺间隔时间治疗甲亢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针灸, 1995;(6):1
4,Jun Hu, et al.Comparis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with Different Acupuncture Interval,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1996;(2):36
5,胡国胜,等.隔药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2;(5):26
6, 吴根诚. 针药结合提高针刺镇痛作用的临床应用与机理制 研究. 医学研究通讯, 20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