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警惕中草药使用不当所致的药害-鐘定波
摘自钟定波《医缘旧金山》
所谓药害,是指服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的毒性反应、副作用等。民众皆知中草药来自天然,不少人会认为其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中草药的安全度大于西药。但是,凡药皆有三分毒,中草药也不例外。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4月25日 发布的2010年药品(包括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化学药(即西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的86.2%,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的13.8%。而在这13.8%之中,中成药占99.7%,饮片(即汤剂)不足0.4%。也就是说喝中药汤剂导致的不良反应占总报告的0.06%不到。中国理所当然是世界上中医药使用的第一大国,此报告中的统计数字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人上报的数据。这些统计数字应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中药的不良反应在所有药品不良反应中所占的比例。而据此报告,中草药(汤药尤之)的不良反应确实大大低于西药,故其毒副作用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以为中药无毒。于是乎,个别医生不加警惕地使用中药,大众盲目滥用中草药,带出了中草药使用不当所致的药害问题。药害损害了民众的健康,也给中医药带来负面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外如欧、美、日本、韩国,也有服用中草药不当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因此,我们切不可以为中草药比西药毒副作用少而掉以轻心。
药是用来治病的,但用得不对,也能伤人。有毒药固然如此,无毒药何尝不是这样!中草药药害的产生,除中草药本身的药性之外,使用不当是主要原因。这与医生、配药人员及中药的行销都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市民对中草药的一知半解、道听途说,或自以为是购药自疗,也是造成药害的一个原因。以下就谈谈这些问题:
一、违反中医辩证用药原则是药害的重要原因。
文章开头提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3.8%,而其中中成药占99.7%!另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一项调查显示,约超过70%的中成药是由西医开出的。 而2008年北京市十八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与部分中医医院调查结果显示,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最高竟为43.4%,主要原因是没按中医辨证施治用药。所谓辩证用药,即依据中医理论,在辩证的基础上,分辨出疾病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或病在气在血,在何脏腑,然后对证下药。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治病之道。若不明表里、不分寒热、不辨虚实、不别阴阳,药不对证,于治疗无益之余,药害也会显现。
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分,疾病也有虚实的不同。若除去外邪的因素,一般来说,体质强壮者,病多实证,体质虚弱者病多虚证。老人、久病、大病之后,或大汗、大泄、大出血之后也兼见虚证。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反其道补其实,攻其虚,便药不对证,其证必坏,《伤寒论》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老人久患哮喘,元气本已不足,因大便一周未行,自用大黄、番泻叶通便,虚作实治攻其虚,日泄十余次,因元气大伤,竟昏倒在洗手间;有一青年学生、田径好手,比赛前为增加体力,连服高丽人参三天,起跑时已心烦懊憹,未至终点人即发狂。此虚其虚,实其实,乃生药害。
病有寒热,药有温凉,热病治以寒凉,寒病治以温热,这是中医治病的规律。若不按规矩,不分寒热,或寒热乱投,则药害接踵而来。譬如咳嗽,老人都会想到川贝,川贝母性凉,是治热咳,若老人寒咳,服川贝必甚;银翘解毒片治风热感冒,若风寒感冒服之,其证必不解;民间胡椒炖猪肚可止胃寒痛,胃热服之,其痛必剧;鹿尾巴治老人虚寒腰痛,效果良好,有一青年结石腰痛服之,腰痛反甚,出现血尿、便血。以上各药本无害,但因用药不当,便成为害。“非典”流行时,大陆各省根据省域气候,邪毒性质推出预防验方数十首。加州有一家药行,很有生意头脑,照方配剂出售,三藩市一些群众争相抢购。不知预防非典药方大多寒凉,热毒体质者可服,虚寒体质者不宜。有人服后头晕、腹痛、呕吐,非典未到人却病倒了。余一年老病人头晕汗出多年,医以玉屏风散加高丽参治愈,老人以为仙方,妥善保存。适其子外感头晕、汗出不止,老人从夹万中(保险箱)取出此方,施以其子,药后,其子高热抽搐,急送医院救治。去年,加州某男,因体虚服鹿茸而得益,于是再买鹿茸一料,给妻子补身。不料,其妻服后烦躁不能眠,口若燔炭,鼻如冒烟,身似火燎。此男不虑其药不对症,却怀疑鹿茸有假,投书星岛日报,说某药行卖假药。此不问体质虚实、疾病之寒热,乱服药物所产生的药害也。
中医治病,十分注重因时因地的用药原则。不同的季节、气候、环境,不同的时间地点,即使是同一个人,得同样的疾病,处方用药可以完全不同。譬如感冒,冬春易感风寒,炎夏易感风热暑湿,腊月易得秋燥,不同季节,感冒用药有别。而且每次感冒兼夹不同,此一时感冒以发热恶寒体痛为主,彼一时感冒以头痛、咽痛、咳嗽为主。若兼夹食滞,还可见到呕吐、泄泻、腹痛……。医生临证之时,必须辩证立方,对症下药,才能有效。以为执一方便可通治四时感冒,是不对的。年前一老者患外感发热一周未退,吾以麻黄汤加减一剂而愈。年后又患外感发热,乃自配原方服之,发热不但不退,反增咽痛、咳血、鼻出血。缘老人年前感冒在冬春为风寒,麻黄汤辛温解表,是为对症,是次感冒正值炎夏为风热,理应予辛凉解表治之,反用麻黄汤,以温治热,鲜有不出药害者。有个医生接过一个病人投诉的电话,病人说吃了他开的药之后,孩子没了——流产了。电话里传来女人的哭泣声,医生大吃一惊,正想详细了解情况,那头电话却挂了。根据电话的资料,医生查出那天看病的是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因外伤腰痛,服二剂中药后好了,媳妇腰痛服同一方子却流产了?老太太应明白她的腰痛是外伤,媳妇的腰痛却是妊娠!
为了减少药害的发生,为了病人的安全,有不少中医诊所改变以往做法,中药处方不外流,在配药后由药房保存,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自身安全的角度考虑,市民应该谅解。
二、不按常规用药,是药害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医用药有一定的法度,一般无毒的药物,如营养保健食疗之类的中药,用量可随年龄、体质、病情需要,增加其用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低毒的药物,必须定量使用;药性峻猛且具一定毒性的药物,必须限量、限时使用,中病即止,不可过服;某些药物在特殊的生理、病理情况下,如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足、妊娠等,必须慎用或禁用。然而,这些用药规则常常被人忽视,有时是医生的疏忽、药商的无意,有时却是病者的大意。现在各种保健食品风行,保健营养品应当无毒,可以长期随意服用。但是,不少消费者服了某些保健营养品之后,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有人血压升高、有人泄泻腹痛、有人肝中毒,有人肾衰竭。以麻黄为例,麻黄本是峻猛的中药,常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咳嗽哮喘之证,是限时限量使用的药物。因为麻黄有兴奋、抗疲劳、消解脂肪的作用,某些经销商开发麻黄碱为强力健体、或减肥药推向市场。由于不按中医规则使用麻黄,消费者长期过量使用含麻黄碱的所谓体能增强剂或减肥营养品之后,药害便产生了。美国一个著名的棒球队的投手,在不适当的过量服用含麻黄碱的食品之后,心脏病发而猝死。
大黄、番泻叶、芦荟本是中医常用的泻下药,不能长期大量使用,但做成减肥药之后,爱美的人士减肥心切,长期过量服用,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失衡,正气大伤,出现头晕、出汗、疲乏无力,呕吐,不能工作。一少妇,服泻叶廿多天,每天泄泻十余次,加上节食,体重下降20磅,减肥没有给她带来快乐,病人自汗、体虚乏力倦怠、头晕、不能工作,看医生时,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这是保健品应有的保健作用吗?中国杂志报导,大量服用番泻叶一两,有致癫痫样发作、休克、死亡者。马兜铃、关木通、汉防巳等分别有利水平喘、止痺痛的作用,但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临床使用每剂在二钱三钱之间。曾有报道服三两马兜铃,引起急性衰肾的案例。本不宜长期使用,但西欧国家、日本等做成减肥药,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有人连续服用竟达八年,造成肾功能衰竭,必须换肾。峻猛有毒的中药只能限时限量用于治病,怎么可以当作保健食品,鼓励消费者长期大量使用?当出了问题,造成药害,却又将之归咎于中药,实在令人遗憾。
益母草是活血行瘀调经药,月经不调、月经痛,月经过少,产后瘀血未净,益母草是良药,故有益母之称。但有人误解益母的原意,以为益母草对女人都有益,凡妇科病皆用益母草,结果造成月经过多、崩血不止,孕妇流产,益母草变成害母草。
以毒攻毒是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运用得当,枯木逢春。但必须熟悉毒药的药性和使用方法,严格控制用量,小心谨慎,以策安全。
川乌、草乌、附子、细辛、生半夏、生南星、雄黄、巴豆、蟾酥等,过量可以药死人。临床用蟾酥多入丸散中使用,且用量不超过一厘(0.03克),婴幼儿禁用。广东有一老中医治周岁内婴儿,用含蟾酥的六神丸六粒,婴儿一天内死亡。三藩市竟有人处方用三钱(9克)蟾酥(超过限量的三百倍),若不是药房师傅及时发现,药死人就不可避免。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是大毒的中药,治风湿痺痛疗效甚佳。川乌草乌必须炮制后使用,不可过量(常用量为一到三克),且要久煎,否则极易中毒,电视剧《大长今》便是用生附子汤杀人。多前年有香港市民,处方中用生川乌、生草乌各三钱,仅服一剂便中毒不治。有些医生喜用大剂、重剂,每味中药动辄便是一两(30克),若非病情需要,其实是不必要的。譬如威灵仙,一般用量是三钱四钱,骨骾患者可用至一两,但必须分多次频频饮服,一小时内逐渐饮完。若一次顿服,会引起消化系统不适,大陆杂志虽然有重用威灵仙二两(每剂)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或胆石的报道,但非每个患者都安全无恙。过量服用威灵仙,可引起口腔灼热肿烂、呕吐腹痛或剧烈腹泻、呼吸困难、昏迷、瞳孔散大,严重者十多小时可致死亡。加州便有人因风湿痺痛重用威灵仙内服,至中毒昏迷。救治后虽无生命危险,但却因此而半身瘫痪。威灵仙药物形态与毒药鬼臼(八角莲)相似,因此,威灵仙中毒者常常以为是错配鬼臼引起。其实威灵仙中毒,严重者也会死人,不可忽视威灵仙本身的毒性,执业中医者不可不知。肉豆蔻粉二钱五分可使人昏睡、詀妄,有人用四神丸,肉豆蔻竟用一两,药后险象环生……。
三、不适当的药物配伍,容易产生药害。
中草药不适当的配伍用药,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中医处方很重视君臣佐使药物的配合,利用佐使药制约、调和、及消除药物之间的不协调或毒副作用,使君臣药发挥更大的疗效,减少药物配伍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病用药,君臣佐使,主辅分明,层次清楚。主药一、二味是对付主要疾病或主要证状的,臣药二、三味是协助君药发挥主要作用的,佐使药三、四味是用来制约药物的毒副作用、或调和药性,协助君臣药更好发挥疗效。医圣张仲景以及先贤各家处方都简明扼要,主治目标明确,是后世学者的楷模。但有些病人不明用药的规则,要求医生多开药,药味越多越好,开重药,最好每味都一两,开了汤药又开成药。以为药越多治病就越有把握,医生不满足其要求,病人对处方就表示怀疑。结果,药味增多了,君臣药主次不明、层次混乱,药与药之间的制衡被削弱,协同作用大减,主治目标含糊或被淡化。例如独参汤(一味药)、参附汤(二味药)、四逆汤(三味药),是中医救急良方。虚脱、休克、心力衰竭,生命垂危关头,服之能起死回生。如果怀疑此方药味太少,任意增加药物,反而分薄药力减缓药效,失去救急的作用。虽然不是药害,却不亚于药害,救治无力,难复生天。
也有人每日同服多种药物,既服中药,也服西药,还有保健品、营养滋补品、维生素等。不适当的合并用药,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药味多了,中西药杂投增加了药害,疗效未必增加。对于日服数种或十数种药物者,医者当知中西药物相配的禁忌,避免不良的或毒副作用的发生。
例如肝硬化腹水患者,在使用西药氨苯喋啶、安体舒通的同时,若用茵陈术附汤、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会引起高血钾反应。
在使用红霉素、链霉素或磺胺类西药,若同时使用山楂、五味子、乌梅、木瓜、佛手、五倍子等酸涩的中药,则容易产生结晶,对肾产生损害,可出现血尿、或小便涩沥不通,并可加重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害。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服用地高辛时,若同时使用蟾酥制剂,如六神丸、喉症丸、护心丹等,极易引起心律失常,加重泽地黄中毒。奎尼丁与六神丸同用,可致心脏骤停。
曾有报道一老人因心悸、失眠,医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疗效很好。后来旧病复发,叫儿子拿旧方子再配,药后三天,突然死亡。什么原因?老人久患心脏病,正在服用洋地黄,桂枝龙牡汤本无毒,但其中龙骨牡蛎含钙,钙离子能增强洋地黄的毒性,这是老人致死的原因。因此,凡心脏病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类的药物时,应绝对禁止使用含钙的中药,如石膏、蛤壳、龙骨、牡蛎、龟板、鳖甲、石决明、海螵蛸等。
蛇胆川贝液与吗啡合用,可致呼吸衰竭。
使用优降宁、痢特灵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若合用麻黄,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出现危象。麻黄止喘,氨茶碱也止喘,但两者合用却不能提高止喘的效果,反而使药物的毒性增加二、三倍,引发心悸、胸痛、心跳加快、心肺血管扩张、咯血,使疾病加重。此外,麻黄若与镇静安眠药、降血压药、抗忧郁药等西药合用,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川乌、草乌、南星与阿托品、咖啡因等同用,则毒性大增,因此关节痛、风湿痛或寒性胃痛腹痛,故使用小活络丹、附子理中丸时,慎用阿托品、咖啡因。
柚子汁有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但若与降血脂西药洛伐他汀同用,可使洛伐他汀作用提高十至十五倍,出现躯体肌肉溶解,或肾中毒。柚子汁也不能与抗过敏药,如特非那定同用,否则可出现头晕心悸,心律失常,严重可导致猝死。
服用何首乌、草决明、虎杖、大黄、番泻叶、芦荟等中药的同时,若服用非类固醇止痛药、消炎药,可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热衷于减肥修身的人士,应予特别告诫。
四、乱服补药,适得其反。
对于年老体弱,病后体虚、儿童营养不良,妇人产后气血虚、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致脏腑虚弱、免疫功能低下者,适时服用补药是需要的。但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服补药就不需要。服补药还要分辨其体质的寒热,采用温补或凉补,而且还应兼顾脾胃的消化吸收的能力,辩证施补。否则,乱投药物,不但无补,反而有害。服药不当,人参也是毒药。
余曾遇一例,小儿三岁,发热咳嗽,时时汗出,家人给服泰伦诺大汗湿衣,发热咳嗽仍时作时止,医院检查后诊为感冒,嘱回家多饮水。听说七星茶可治小儿发热,服完三包,并无效果。有人说参须可以退热,服参须三钱,果然汗止,但发热未退。又听说参须力弱,改服红参便可退热。服红参后三小时,小儿高热一百零四华氏度(40摄氏度),目睛翻白、抽搐……
人参药性温补,能益气生血,强心补脑,大补元气。身体虚弱、元气不足、心神衰弱者服之最宜。身体壮实、胃热、肝火、痰濁、湿热,或外感邪盛者服之,有损无益。此儿发热咳嗽,汗出为外邪致病,解表退热才是正道,服参须已是不当,服人参更是大错。外邪致病宜宣通外透,祛邪外出,邪去则热退汗止。参须补气困表,卫气固密则汗不出,邪气困郁则发热,虽汗止而非佳兆。更用红参温补助邪,邪热不得向外透解,直逼脏腑气血,烧灼经脉脑髓,故高热抽搐。因此,不懂药性者,不可乱施医药。
人参是高级补品,其药用和保健的价值早已被中国和世界上许多不同的医疗研究机构所证实和肯定,适当地应用人参,对医疗和保健都有良好的作用。但是滥用或不适当地使用人参,便会造成药害。最常见的就是在感冒前后,有意或无意地吃了人参所造成的药害,人参固补助热,不利于外邪的透发,邪热入里,或发高热,或咽喉红肿,或鼻衄、眼衄,或咳吐脓血;感冒合并肺炎,误服人参,可致邪热势张,内陷心包,或热扰神明,引起昏厥、抽搐、甚至死亡。
有一大厨,体形肥胖,发热大汗。中医有肥胖者气自虚,以及气虚自汗之说。某医以为患者气虚发热,以高丽参补之,次日患者狂躁、笑骂高歌,弃衣毁物,乃转送精神病院。此病者形体虽胖,但体质壮实,大汗乃因大热内廹,本应清热泻火,白虎石膏之属,泄热即可止汗,反予人参助热,热甚化火,火热上扰神明,神乱则狂躁。冠以精神病,实属无辜。
一般健康成人不吃高丽参一样精神抖擞,若不恰当地每日连续服高丽参粉一分(0.3克),一个月后可致失眠、抑郁、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性机能下降。(体质虚弱者服人参,并不出现上述症状)。体质壮实者过量服人参也常常感到闭气、胸闷、腹胀,连续服用一个月以上,可出现人参滥用综合症,表现似西药皮质类固醇中毒症状。有成人服人参酊五百毫升而中毒死亡。十岁内小儿服用不当,可出现哭闹不安、烦躁不眠、抽搐、呼吸急促、呕吐等。初生婴儿,体质稚阴稚阳,过寒过热,大补大泻均不适宜。有父母者望儿茁壮,在婴儿初生的第一日,即喂以高丽参粉三分。本来婴儿足月顺产,落地哭声宏亮,是个健康婴儿,服参后次日婴儿突然抽搐不治,经医院诊断为不当服用人参致死。一老者平素体健,但红光满面,不听中医劝告,习以高丽参粉泡茶,雀枱半日不见倦容,自谓驻颜有术。一日,数圈过后,伏倒雀枱不起,送医院后,证实中风不治。
人参扶危济急,本是救命灵丹,但服用不当,人参便是毒药,可致人于死地,杀人于无形。所以然者,不可滥用补药。
因生理功能衰退,老人多肾虚,补肾便是老人用药的特点。但肾虚分阴虚与阳虚,阴虚宜滋补,用六味地黄丸、龟板、鳖甲之属;阳虚宜温补,用肾气丸、羊藿、鹿茸之属。如果阴差阳错,颠倒用药,阴虚者用肾气丸温补,则令阴虚阳亢,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升高,甚至中风昏倒;阳虚者用六味地黄丸滋补,则令阳虚水盛,食欲不振、泄泻,头面四肢肿。三藩市有一对学者夫妇,每月炖高丽参、鹿茸。服后,太太精神焕发,但其先生则在一年内头发逐渐脱落,变成光头。原因是太太面白唇淡,体型虚胖,为阳气不足,参茸自是对证,先生面赤唇红,体壮阳刚,参茸自是不宜。服之则火亢于上,水竭于下,阴津不能上荣毛发,则发枯而落,头顶遂成不毛之地。
服用滋补类的补药,要考虑脾胃的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生地、龟板、水鱼、海参、鱼肚等滋补之品,药性滋腻,使人中满。脾胃虚弱者服之,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一高血压病者得知滋阴降火可治疗高血压,乃长期自服知柏地黄丸,半年后,血压未降,反生他症。来诊时,病者精神萎靡,面浮肢肿、腹胀大、步履蹒跚、食少便溏,察其舌体胖大而淡,脉虚无力。此脾肾不足,阳虚水盛之体,本应温补脾肾,却用生地,黄柏泻火滋阴,伤脾则水湿不能运化,滋阴则水盛,故此水肿者,乃滋阴之害也。嘱停服滋补药,以补中益气,实脾饮、肾气丸等加减调治,三个月后,水肿消退,食欲增进,血压逐渐平复。
妊娠体弱,调补脾肾可以安胎,有助胎儿正常发育。但若体质不虚,正常妊娠是不需要特别进补的。妊娠进补不当,反而影响母儿健康。一孕妇妊娠五月以为鹿肉能补脑益智,有助胎儿日 后聪明,连服当归炖鹿肉十日,结果鹿肉温阳补火,阳热直逼胞宫,引起腹痛胎动不安,西医听胎心正常,超声波见胎动增多,未作处理,卧床数日后腹痛消失,以为没事,经医院检查却是死胎。又一孕妇,产前二月,每日服高丽参三钱,结果产期延长二周,并出现难产,剖腹取胎时,胎儿已窒息腹中。对于正常妊娠,体质又属健康者,中医有句老话:产前宜清,产后宜补。(体弱孕妇则例外)。上述两例,却反其道而行之,能不出现药害?
所以,补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的。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吃补药不如多吃蔬菜、水果更为安全有益。
附言:妇人妊娠,忌用、慎用峻烈有毒、攻逐泻下、活血祛瘀类药,已是常识。但还必须注意到,不在上列的某些药物,也有动胎、坠胎、终止妊娠的作用。例如清热药金银花、紫草根、牡丹皮、穿心莲;风湿止痛药狶签草、威灵仙、九里香;安神药合欢皮、杀虫药贯仲,止咳药马兜铃,收涩药五味子,以及辛荑花、薄荷、冰片等,使用不当,可以引起流产。
五、滥用单方、验方、秘方,药害屡见。
单方、验方、秘方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所谓单方,是单独一味药的药方;验方是经过临床使用有效的方剂;秘方是秘而不外传,或只传极少数人的方剂。单方、验方和秘方都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和禁忌症,医生必须通过辩证,才能正确使用。有些人把单方、验方和秘方视为仙方,故意夸大其疗效,任意使用是不妥当的。
独参汤是扶危救急良方,但只适用于虚寒性的虚脱、休克、脏腑衰竭之症,不是所有的危急重症都能使用。阳亢型的中风、狂躁、脏腑实证,阳极似阴的昏迷,外邪充斥不解,都不能使用独参汤。一乙脑患者,经治疗后已清醒,家属见病者四肢尚不能动,以为是虚弱,背着医生给病人喂服高丽参,当晚旋发高热,再度陷入昏迷,以后病人再也没有清醒过来。乙脑属中医温病范畴,邪热未清,高丽参温补助邪,使病情加重,造成药害。
一农民,看了一则单方,谓地龙可治风湿,遂用大生地龙三十条,去净泥土一次煎服。药后一小时,患者极度疲乏,随后全身肌肉僵硬、关节强直,不能动,不能张口说话,躯干逐渐发紫发黑,四肢、口面发绀,两目直视。送医院后终因呼吸衰竭、肾衰竭而当天死亡。地龙历代医家皆谓无毒,但现代药理证实,地龙有细胞毒性,使细胞溶解,并有溶血作用,重用地龙可损害肾功能。故大量长期使用地龙者,应特别小心。
熊胆、猪胆、鸡胆、鸭胆、鳄鱼胆、蛇胆都是治病的良药(在美国加州,出于保护动物的目的,熊胆是被禁止进口及使用的)。是不是凡胆类都可以入药?这不是绝对的。一司机听说鲩鱼胆可治胃病,《纲目》谓鲩鱼胆无毒,遂取大鲩鱼胆一个,米酒送下。一小时后自觉口干口渴,病者以为是多喝了酒,不以为意。午后,口干难受,狂饮而不解渴,情知不妙,急忙求医,医院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当即发出病危通知。文革期间,大陆某医院救治七例鱼胆中毒患者,虽经中西医全力抢救,亦无一幸免。因此,该医院说鱼胆中毒不可救药。
秘方、验方中含有毒中药的成份是不少见的。雷公藤有大毒,成人用9~15克,便时有毒副作用发生。有人在处方中用雷公藤30克,治疗小儿类风湿,引起急性中毒,从服药至死亡,仅仅二个小时,抢救也来不及。生川乌、生草乌也是良好的风湿止痛药,有大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限量使用,且须久煎。香港某市民就是在朋友推荐下,不恰当地服用这则有毒的验方而死亡的。广东某男,因痔疮久治不愈,从方书中找出一则验方,内有雄黄、蟾酥,因用量不当,敷痔后出现心律过缓,心律不整,面青唇黑,呼吸困难,昏迷,送到医院时已经太迟了。蟾酥、雄黄均有毒,过量使用(包括外敷)可引起中毒。蟾酥多用作丸散,常用量内服15至30毫克,本文前面提到有内服处方用蟾酥9克,据说是病人抄来的秘方。可以想象,服下比常用量高出300倍的毒药,会有什么后果。
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因此,单方、验方、秘方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避免药害的发生。
六、煎药不得法,是药害不可忽视的环节。
中药煎药方法有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布包煎等。用火有文火武火之别,时间有快煎久煎之不同。煎药得法,能保持药物最大的疗效,并能避免或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附子、乌头是毒性很大的中药,其毒来自乌头碱,但乌头碱性质不稳定,加热可减低其毒性。因此,使用乌头、附子时,煎煮超过2小时,毒性便大减。多年前香港有市民服中药致死,其处方中便有生川乌、生草乌各9克,更因煎药不得法,煎煮时间仅半小时,故不幸发生药害。
啇陆含啇陆毒素,加热可使其毒性减少,使用啇陆过量或煎煮时间不够,可以使人中毒死亡。但若煎煮2小时,其毒性便大大降低,一般不会中毒致死。若不经过煎煮,把啇陆做成粉末内服,其毒性便相对增加,用量不要超过3克。啇陆根形酷似人参,其味甘苦,故有土人参之谓。三藩市有人误把啇陆当作花旗参,在屋前屋后成片种植,在此特别提醒市民,啇陆枝叶与花旗参枝叶明显不同,切勿把啇陆当作人参或花旗参,以免中毒。
细辛有毒,毒在其挥发油。因此,处方中若有大剂量细辛时,汤剂应煎煮一小时以上,让细辛挥发油散去,则毒性大减。即便使用常规用量(3至4.5克),也应煎煮至少40分钟。大陆有人用细辛30至60克,治类风湿关节炎,就是久煎以去其毒,使其毒性降至最低。但广东有人用细辛9克便产生严重中毒事故,就是因为煎煮时间不够所致。
旋覆花是降气消痰药,历代本草皆言无毒,但有人服旋覆花后却反应剧烈,这与药物品种及煎药方法有关。旋覆花有菊科旋覆花、大花旋覆花和线叶旋覆花三种,又有开苞未开苞之别。线叶旋覆花头状花序开苞之后,花中含有大量绒毛,此绒毛刺激口腔、胃粘膜,可引起恶心呕吐、胃肠不适,胃中如芒如刺,若万虫竄动、嘈什不安,或腹痛暴泻等反应。因此,用线叶旋覆花时,应当用布包煎,以免绒毛逸出,或煎出药液后,用纱布过滤,以免药害发生。
雄黄有毒,一般为外用药,内服宜水飞后入丸散中使用,且必须严格控制用量。雄黄遇热容易分解为剧毒药三氧化二砷(砒霜),故不宜用火煆或入汤剂中煎煮。否则,雄黄毒性大增,几克便可杀人。加州食品药物管理局警告市民,雄黄有毒,可危及生命,不可不知。
七、销售或配制中草药的大意,造成药害并不少见。
有中药基础知识的、有经验的中药配药师,是防止药害的一道关口。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错误处方或毒药处方,逃不过专业药师的眼睛。此时,配药师便应提醒医生或患者,要求修正或拒绝配药,避免了药害的发生。但也有一些配药人员缺乏中药基本知识,或粗心大意,分不清处方中药物的配对错误与毒性,照单配方,把不住关口,药害就难避免了。有一市民索得关节肿痛秘方,到药店配药,年青的配药员热情地告诉患者,这么大的一包药,要用十二碗水,煮三小时……患者服药后,唇舌麻木,上吐下泄,眩晕欲扑地。原来患者索得的秘方是浸酒外用的跌打药,而配药员没有察觉,反而告诉患者水煎内服,造成药害。大陆数十年前某卫生院的配药员,误将砒霜当作滑石配药,病人药后当即死亡。有些配药员自作聪明,不经医生同意,擅自增减或调换处方药物,也会造成药害。一急腹症患者,医以大承气汤攻泄大肠,配药员(患者家属)嫌大黄峻猛,以火麻仁易之,因攻下之力被削弱,大便当下而不下,病者腹胀欲死,幸及时再以大承气汤攻下,始转危为安。平地木是治咳良药,加州某药材行配药员不知平地木为何物,打电话问某大药材公司,竟回复平地木是山豆根。平地木无毒,山豆根有毒,大剂量可致死 。近五十年,因服山豆根过量而致死者达三百多人。某八十多岁老人,处方平地木一两,误配山豆根后,老先生当即呕吐、肢冷、出汗、眩晕倒地,幸及时送医院才转危为安;另一患者配药时自己发现,平地木有枝茎叶,全草入药,为何此次却是根块,心中起疑,不敢服药,后来才知道,这一药店又将山豆根当作平地木。老中医为安全起见,处方时用平地木的另一药名——紫金牛,而某药店又错配为有毒草药入地金牛。老中医无奈叹息,配药员的中药知识为何如此贫乏!不得已,舍其常用名称而用别名矮地茶,但某药店仍来电询问,矮地茶配普洱茶还是绿茶?老中医哭笑不得,无奈问对方:没有矮地茶有没有老不大或勿老大?谁料对方在电话的另一端嘀咕:什么勿老勿大就放下电话。老不大是平地木的另一药名,年青的配药员大概也不知道什么是勿老大。美国中药联商会十分重视配药员的业务素质,连续举办了二期的中药配剂员学习班。配剂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错配现象已较少发生。
中医师进药多来自药材批发行,药材批发人员必须把住关口。某药材行经常把磨盘草当作垂盆草,地桃花当作罗布麻叶批发给药店和中医诊所。此药无毒,错配虽不致药害,但却影响疗效。但把防巳科的青风藤当作茜草科的鸡矢藤,青木香当作木香,香加皮当作五加皮,关木通当作川木通,配给药店或中医诊所,而某些药店和中医诊所很少会鉴别药材的真假,如果长期过量使用,便会引起药害。
总体来说,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少,与西药相比,使用较为安全。但必须认识到,凡药皆有三分毒,人参如此,甘草亦如此。若不按中医的辩证规矩,不问体质,不分寒热,乱服药物,便会产生药害。希望本文能引起医药人员或市民的警觉,正确地使用中草药,以减少或避免药害的发生。
(摘自钟定波《医缘旧金山》一书,此文乃在2002年加州执照针灸师公会学术讲座讲稿的基础上增减而成)